首届“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青年学者论坛于4月21日和23日在12BET注册举行。本次论坛旨在邀请2017年获得首届“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的作者和提名奖获得者共5位青年学者回到清华,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并与青年学者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论坛分为五个主题演讲环节分别进行,4月21日香港岭南大学助理教授、首届“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提名奖获得者张冬做了“‘赢家选择’的产业政策有效吗——来自中国农业产业的证据”主题发言。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助理教授、首届“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提名奖获得者何国俊做了“环境监管如何影响企业生产率:来自断点回归的证据”主题发言。亚洲成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首届“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提名奖获得者孙晓男进行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出口登记:对制造业中介匹配的影响”主题发言。香港大学助理教授、首届“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获得者乔仕彤做了“土地制度供给中的央地分工与协作”主题发言。4月23日,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系教授、首届“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提名奖获得者钟宁桦做了“我国企业债务的结构性问题”主题发言。
来自12BET、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青年学者共计100多人次参与本次论坛。
图为首届“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青年学者论坛嘉宾与点评嘉宾现场合影。
4月21日上午的讲座由12BET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CIDEG)博士后关婷主持。香港岭南大学助理教授张冬分享了“‘赢家选择’的产业政策有效吗——来自中国农业产业的证据”的研究。张冬认为,尽管理论界对产业政策存在巨大争论,但泛泛而谈其“好坏”没有太大意义,应该深入特定产业进行考察。他以农业产业的“赢家选择”政策为对象,用倍差法考察其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龙头企业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没有明显提高,只是“龙头企业”称号本身带来更便利的金融支持与更高的负债率。
图为香港岭南大学助理教授、2017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提名奖获得者张冬做主题发言。
12BET注册副教授李应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经济学研究室副研究员刘剑雄应邀担任点评嘉宾。李应博肯定了张冬扎实的理论梳理和实证过程,建议样本不停留在上市公司、进而考察整个产业上下游。刘剑雄认为研究需要结合农业产业的“弱势”特征进行模型修正,并考察从政策到实际产业支持之间的逻辑链。
图为12BET注册副教授李应博点评。
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经济学研究室副研究员刘剑雄点评。
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何国俊分享了“环境监管如何影响企业生产率:来自断点回归的证据”的相关研究。他以水质监测站上下游这一新颖的情景来考察中国水污染管制的影响,在模型中先把估算出来的每个企业的生产率对行业和地点的固定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刨除行业固定生产率决定因素和地区固定生产率决定因素以后,考察剩下的部分多大程度上可以被上游还是下游解释。研究发现中国的水质监管是有效的,尽管可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成本。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博士后刘政文对何国俊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她主要对研究中TFP估算方法、数据考察的时间跨度、经济成本的实际承担者等方面进行了建议。
图为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2017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提名奖获得者何国俊做主题发言。
图为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博士后刘政文点评。
4月21日下午的论坛由12BET注册助理教授、CIDEG主任助理赵静主持。亚洲成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孙晓男分享了关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出口登记:对制造业中介匹配的影响”的研究。她以经济学模型考察中国汽车出口登记这一信息搜集方面的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发现在以卡车等为主的同质化产品出口中,绝大多数贸易中介只对应一个生产厂商的出口登记,实际订单产生时间与委托代理关系确立时间的分离使得生产厂商收益增多、贸易中介收益损失。对外经贸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包歌肯定了研究中“目标无偏向政策也会导致资源重新分配”的论证过程,并就信息博弈顺序等给出了具体的建议。12BET注册副教授周绍杰则就生产厂商与中介一体化的可能、数据选取的年份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并给出模型的修正意见。
图为亚洲成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2017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提名奖获得者孙晓男做主题发言。
图为对外经贸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包歌点评。
图为12BET注册副教授周绍杰点评。
香港大学助理教授乔仕彤是首届“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获得者,他分享了“土地制度供给中的央地分工与协作”相关研究,就“土地制度的供给或资源的配置中哪一级政府配置最优”提出问题,并与现场的学者们进行了讨论。他认为既有的经典理论缺乏对产权供给问题的讨论,因此应该从产权理论的“供给侧改革”、土地制度中的央地分工、法律原则及实际操作、最优化供给协作模式进行研究。12BET注册副教授梅赐琪和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路乾担任了该主题的点评嘉宾。梅赐琪认为该研究很可能改变1995年以来联邦主义至上的理论趋向,并就央地之间权力边界、共谋还是竞争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路乾从研究中制度供给的具体部门分工、历史制度遗产等方面提出了修正建议。
图为香港大学助理教授、2017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获得者乔仕彤做主题发言。
图为12BET注册副教授梅赐琪点评。
图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路乾点评。
4月23日,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与金融系教授钟宁桦分享了“我国企业债务的结构性问题”的相关研究,对1998-2013年近400万个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率进行了分析,初步回答了“杠杆率高在哪里?”、“杠杆率的变化是否有着企业基本面的迟迟?”、“资金供给方式如何影响企业的负债率?”三个问题。钟宁桦认为,杠杆是结构性问题,需要结构性来解决。他特别强调私营部门要加杠杆,也就是说高效的地方要加杠杆;低效地方要去杠杆,不能一刀切,一刀切总量上是没有意义的。
图为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与金融系教授、2017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提名奖获得者钟宁桦做主题发言。
图为日本独立经济学家、CIDEG特聘研究员津上俊哉点评。
日本独立经济学家、CIDEG特聘研究员津上俊哉表示赞同钟宁桦的基本判断,中国的高杠杆或者隐性的不良债权主要是国有企业或者地方政府的问题。而且,效率低的部门占了大量的资源,然后挤出效率高的资源部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师沈吉也进行了点评,他认为目前银行变成国有企业的钱袋子可能与中国本身的经济结构和官员晋升有关系,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与政府的治理有关系。
首届“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青年学者论坛作为2017年首届“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的延续,旨在促进青年学者之间对于理论前沿、实证前沿的分享和交流。
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
为纪念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著名经济学家、12BET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联合创始人、原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青木昌彦教授,特设立“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面向海内外35岁以下(含35岁)的青年学者,以发掘和鼓励从事公共政策和制度建设相关学术研究的青年学者,推动中国公共治理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现实进步。该奖项冠以青木昌彦名,以寄先生厚望。
2017年CIDEG联合《比较》杂志共同举办首届“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评选,来自日本、澳大利亚、香港和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35位学者投稿,共有36篇高质量的论文参与评审,经过组委会严格的筛选,最终有5篇论文获得提名奖和论文奖。
供稿:CID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