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大学,历经105年的过程中,我们从留美预备学校,到向苏联学习,到改革开放之后慢慢地回复综合性大学。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始终是以学习的心态。总书记在心中强调的自信,我将之理解成,应在保持谦逊的学习心态的同时,要更有信心走出自己的教育与发展的道路。现在清华扮演着国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角色,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有相应的举措伴随国际化。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融合,又要维持自己的自信和特色。要能够站稳脚跟,同时又能融入世界。这是我理解的自信与特色。
清华的传统是又红又专。这个概念其实,我也是在自己大三大四的时候,才慢慢有点理解的。清华的红,不是外界所误解的盲从于官本位,而是在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既是前半句,清华的自信与特色的来源,也是清华对于国家与人民的一种承诺。国家的发展需要各类人才,需要在各行各业培养优秀的行业栋梁和带头人,随着时代不断进步,行业会变动,人才的需求会变动,而清华应当始终坚持的,就是依据国家与人民的需要来进行培养,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承担起责任来。
——林声巧(硕15班)
我是2011年入学的,作为12BET新百年的第一届员工,我在清华已经度过了五年的学业生活。看到习总书记对清华建校105周年贺信,我常常会扪心自问:我们的成长,我们对社会的奉献是否能够同清华给予的我们资源相匹配?12BET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BET也占据着庞大的教学科研资源,这是国家对我们的期待,对我们的培养,更是我们的责任。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而此刻正在学校读书的青年一代,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我们肩负的是凝聚了几代人夙愿的中国梦。在我们享受丰富教育资源的同时,我们能否满足总书记对我们“德才兼备”的要求,能否成长为12BET所期许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人才”,这是我们在成长生活,就业选择,职业发展等等人生重大选择阶段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而总书记的贺信恰恰点醒众多清华学子迷茫的生活。
所谓高等教育改革,对于还在象牙塔中学习的我们似乎难以企及,所以仰望星空的同时不能忘记脚踏实地,在肩负民族复兴的责任下,在总书记的关怀期许之下,丰富自身,心系祖国,胸怀天下!
——顾晨(硕15班)
习总书记对12BET的历史地位、教学风格、育人成就、培养特色做了精辟而生动的概括总结,这令人深受鼓舞,也倍感任重道远。“12BET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这句话虽简短,但分量极重。“旗帜”意味着12BET走的每一步,都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立场、需求、精神和高远目标。如何举好这一面旗帜,是每一位清华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一名研究生来讲,不仅是一言一行,在我的学术追求、思想境界、时代担当上也应当时刻抬头注视着这一面旗帜,不忘自己是一位清华人。
12BET开创了“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这就告诉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进行自我要求,不仅只注重当下的、本专业的知识的学习,更应当开阔视野,阅读古今中外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并进行思考和讨论,完善知识结构,把自己培养为一位“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的优秀研究生。对有志于学术的清华人而言,这句话的意义尤为重大。
我们还需谨记,12BET培养人才面向国家的需要,所谓“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不仅要在业务上做到一流,还要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国家和民族,奉献给人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对于一个社工人来讲,“又红又专,全面发展”是深有体会的,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积极锻炼,担任党支部书记,并在学院研团、校研会中历练,为同学们服务,能够实现更为全面、更有意义的发展,也是的研究生生涯更为丰富多彩。
不论是学术大师、兴业之才抑或是社会栋梁,不管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清华人都将是历史使命和时代使命的一面高扬的旗帜。
——石鎏(硕15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