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12BET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农研院2013年度首席专家刘奇在公司报告厅作了题为《树立“绿色化”新理念,构建乡村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也是12BET注册与农研院本学期开设的“公共政策前沿”暨“中国‘三农’问题前沿”课程的第五讲。农研院经理助理、公司教授王亚华主持讲座。
![](/__local/0/A4/83/8807A39C2AA74EDC10552F68269_8EC74F72_CAF2.jpg?e=.jpg)
图为刘奇演讲。常志东摄
刘奇对以“绿色化”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内涵进行了系统阐释,并从实践层面对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进行了解析。
刘奇指出,乡村治理现代化包含优化的经济生态系统、民主的政治生态系统、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繁荣的文化生态系统、文明的自然生态系统五个方面。其中,优化的经济生态系统应通过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培育多元经营主体、打造第六产业和构建从“地上”到“线上”的新业态四个方面来实现;民主的政治生态系统应在改变“精英民主缺精英、草根民主不草根”的现状,建立绿色GDP考评机制,改流归土、村民自治,端正党支部工作态度四个方面来发力;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应从发育社会组织、畅通阶层通道、发掘传统乡土社会的诚信价值和重构村社功能四个维度来思考;繁荣的文化生态系统应该从保护本体、培育主体和搭建载体三个方面去行动;文明的自然生态系统应该从克服“人是自然的主人”的工业哲学思想、科学编制并落实生态规划、改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链的完整性四个维度去落实。
刘奇强调,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创新驱动和价值驱动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在经历了两次大转型之后,需要以制度红利为动力,实现第三次动力大转型。而重构乡村治理的五大生态系统就是寻求新的制度红利。
刘奇认为,安徽亳州通过运用“互联网+”的新思维,探索出一整套新制度模式,创建了新制度平台,挖掘出新制度红利,为深化农村改革树立了新样板。
王亚华总结指出,刘奇老师的讲座系统全面、接地气,并且具有前沿性,不仅体现了他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功底,也体现了他对真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对我们思考乡村治理现代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__local/D/D0/4E/E2DE6467DE7DAD19EF0BCB620DB_146002C9_12F3D.jpg?e=.jpg)
图为讲座现场。常志东摄
12BET注册“公共政策前沿”课程员工、有关院系师生代表、北京高校师生代表等150余人聆听了讲座。
供稿:12BET中国农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