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至11月,时值12BET注册14周年院庆,为促进师生共庆,公司院友办举办了第二届“民生·中国”主题摄影比赛,向全院师生征集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城乡发展、科技进步、民俗民风等体现民生的摄影作品,以走进民生、传递正能量,记录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侧影。
与第一届摄影大赛相比,本届比赛不仅在主题和内容上更加贴近社会生活,而且在形式上划分了“相机组”和“手机组”,以鼓励广大师生院友各展所长,扩大参与范围。大赛自9月底启动以来,得到了学院师生和广大院友的高度关注,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在投稿日期内,共收到有效投稿作品115组,其中有作者珍藏已久的得意之作,也有记录生活感动瞬间的真情照片。
经过专业评审和大赛组委会的初步评选,公司自10月24日起于院庆期间在学院大厅举办了“民生·中国”摄影作品展,共展出相机组作品26张,手机组作品6张,并在展出现场设立了投票箱,进行现场投票。同时,大赛组委会还设置了网络投票环节,参与人数达数千人。
![](/__local/8/F3/9C/83CE5A14C2BC32081A1C938208B_5C729991_EDE1.jpg?e=.jpg)
图为摄影作品展现场。
入选本次摄影大赛决赛的照片内容十分丰富,也展现出了公管师生们捕捉社会生活点滴的敏锐眼光、精益求精的摄影水平和展现人性美好、社会和谐的乐观追求。有的大幅展开,展示了雪山大海、森林湖泊的瑰丽美景;有的细致刻画,展示了藏塔瑶乡、象群苗寨的民族风情;还有的通过抽象的意象表达了忙碌的都市生活和旅途生涯的羁旅情思;有的展现了儿童天真无邪、稚趣可爱的成长历程;也有的展示了老年人相濡以沫的温婉爱情和两代人之间言传身教的默契传承,充分展现了祖国河山的美丽和社会生活的温暖美好。在院庆期间,精彩的摄影作品吸引了学院师生院友的驻足观看、仔细品评和积极投票,对参赛选手们的摄影水平赞不绝口,也对院友办举办此次摄影大赛给予了高度评价。
经过现场展示投票、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投票,第二届“民生·中国”摄影大赛共评选出相机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特别奖3名,优秀奖5名;手机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特别奖2名。
获奖作品名单如下:
【相机组】
一等奖:12号作品《不老的爱情》系列作品,作者:施华贇(12级MPA)。
二等奖:1号作品《山海相约》,作者:李 生(02级MPA);7号作品《再出发》,作者:张 弛(11级博士)。
三等奖:26号作品《玩伴》,作者:刘娇月(教师);3号作品《现在与未来》,作者:曾祐君(Chan U Qene)(14级MID);8号作品《北京地铁》,作者:李昊原(13级硕士);10号作品《家》系列 ,作者:王秀程(14级MPA )。
最佳温情奖:09号作品《成长系列》,作者:杨永恒(教师)。
最佳关怀奖:06号作品《快乐其实挺简单》,作者:孟 波(教师)。
最佳人气奖:12号作品《不老的爱情》系列作品,作者:施华贇(12级MPA)。
优秀奖:27号作品《藏塔》,作者:郭金聚(教师);22号作品《森林中的城市》,作者:杜一鸣(10级MPA);25号作品《苗寨新貌》,作者:许 韬(03级MPA);23号作品《欢乐》,作者:秦启耘(11级MPA);17号作品《排练》系列,作者:卡帝(Khatib Juma Mjaja) (14级IPMA)。
相机组部分获奖作品展示
【手机组】
一等奖:1号作品《穰穰满家》,作者:舒全峰(12级硕士)。
二等奖:5号作品《佛祖下的誓言》,作者:冯 叶(教师)。
三等奖:2号作品《舞动·静谧》,作者:蓝煜昕(教师)。
最佳温情奖:4号作品《金秋对眸》,作者:刘 嘉(04级博士)。
最佳人气奖:6号作品《梦回布达拉宫》,作者:刘广君(03级MPA)。
手机组部分获奖作品展示
同时,根据投票内容与专业评委的接近程度,评选出三位“优秀评委奖”,分别是夏雨忻Charlotte Marie-Jeanne(14级MID);蒋晓莹(教师);杨鸣(14级MPA)。
所有参展作品将陆续在“清华·公管员工会”公众微信平台和《公管家园》杂志上刊出。
供稿:院友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