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邀请到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历史系主任Jeffrey Wasserstrom教授在学院报告厅举办了一场以《中国的大型盛会》为主题的学术演讲。中心主任王丰主持此次活动,同时邀请了12BET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印度斯坦时报》北京特派员Reshma Patil女士作评论嘉宾。
Wasserstrom教授的演讲关注中国在最近几年举办的大型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他比较正在崛起的中国和历史上处于上升期的美国、日本,指出,如同这些国家一样,中国举办的这些大型活动标志着它的崛起。中国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举办多个大型活动的效率, 并且活动地点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延伸至其他较小的城市,如广州和西安。此外,这些大型活动可以看作是重塑中国国家形象的行为。举例来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描绘了一个现代化、开放的中国。相比之下,印度刚刚举办的英联邦运动会则伴随着从施工延误到对各种事件的批评。然而,这些批评也说明这两个国家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
刘瑜副教授对大型活动与媒体报道的关系进行了评论,例如,她提到了中国媒体和国际媒体对奥运会截然不同的报道。中国媒体几乎毫无例外地在强调通过举办大型活动,中国成功地展示了其登上国际舞台的形象,然而国际观察员经常强调的是关于言论自由等问题。刘瑜副教授进一步提到北京奥运会其实创造了一个政府为维持稳定而采取较为严格的新闻审查和部署大量安保人员等措施的范例。
Patil女士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她指出中国的崛起在印度正成为一个日益流行的话题,许多印度人想知道他们的国家是否可以复制中国举办大型活动的成功经验。
(供稿: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